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柔佛州 边加兰 PENGARANG 之行 (2013年 8 月报31日 - 9月 1 日)


2013 年 8 月 31 日(星期六)早晨,我们这组一共 8 人 在新山集合,分驾 2 辆车出发到彩X 边佳兰  PENGARANG 的老家。彩X的老家已被政府征用,很快就会被拆除掉了。这也许是我们在拆除之前最后一次探访的机会了!

把我们这一群人联系起来的中心人物有两个 : KC 和 彩X。  KC, EC 和我三个, 学生时期因家里离学校太远, 在外租住一间寝室。  KC 假期打工时认识了美T 和 秀英。 通过秀英的引导,  认识了 彩X. 彩H 是彩X 的妹妹。 小F是彩X的姑姑。 而惠F则是我之前的工友。 我们这一群 人, 除了 EC 外,其余的在1980年左右都曾到过彩X 的家。

到底是什么因素, 能让大家阔别了半辈子后, 愿意在无休止演绎着纷纷扰扰的生活节奏的播放器上,  绝情地按下制止键, 再倒带到距离几十年前的同一个地点相聚?

- 是不是对有机会脱离层迭冰冷的钢骨水泥森林桎困,回归自然怀抱的期盼? - 是不是对一个即将消逝于地球, 消失于历史的孤寂偏僻淳朴渔村的眷恋? 
- 是不是对曾经承受过的盛情款待的甜蜜回忆? 
- 是不是对流逝年轻不羁岁月的缅怀?
- 是不是对在无可预知的浩瀚人生境遇中, 出现过的无意识地相互碰撞, 茫无头绪的情感火花, 以及迸发自内心深处的按捺不住的思绪, 不由自主地的深层感叹?

不管什么原因,带着愉悦的心情与灿烂的憧憬,在这个和煦日照下的早晨,我们这一群人就这样兴致勃勃地奔向那个静谧偏僻的小渔村。

从新山到边佳兰,  车程 2 小时. 过 SENAI-DESARU 高速公路, 再转 92 公路便可到达边佳兰。



边加兰的人口以马来人为主, 华人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经济来源于种植树胶, 油棕, 旅游和渔业.  边加兰的海鲜尤其是龙虾遐尔闻名,可是最近几年因为受附近海域填土及防风堤的工程的影响,渔获量大幅减少。




这是当地一间有名的海鲜餐馆。其中一面墙面挂着许多名人到访用餐的照片。


单看这桌的海鲜美食,就不难理解为何外地人总愿意长途奔波跑到这个偏远寂静的小地方来!








彩X, 彩H 和 小F 祖籍边加兰,自小在那里长大的。 虽然现在 小F 已经入籍新加坡, 而二彩也已在新加坡置业,大部份时间待在新, 她们始终认定自己是边加兰人。三人之中,小F 的辈份最高,她是二彩的姑姑。 在餐桌上,小F 因此顺理成章、责无旁贷地成为边佳兰地方代表。向来沉静低调的小F 也乐此不疲,热情且喜形于色地为大家的味蕾及肚子助兴 ,鼓励大家尽情享用美食。其中经常冒出的一句至理名言为:“偶尔吃多点不要紧!”



饭后途中,在一处海滩停留一阵子,倾听海浪急速冲打拍击的呼呼声,触摸习习凉风触面的清爽感觉,欣赏边佳兰海岸的旖旎妩媚姿彩。








就这样,在辽阔的大海边,在轻盈凉快的和风拂撩下,大家情不自禁地敞开心怀,互吐心声。一如既往的,聚在一起,不论谈话做事,每个人都不其然的显露自己独特的素质与风格。KC 永远有打开不完的话题,美T永远有盘算不完的远景,彩X永远有计划不完的行动,惠F永远有慎密不完的思路。四个性格差异颇大的极端份子,居然能够如此无间缝的配搭,凑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无缺的现代版的和谐社会景象!





与此同时,偏离一旁又重情份的小F,念叨着KC的生日即到,必须赠予一个别具特色的大礼物。于是,在沙地上搞了个大蛋糕,上面还点缀了个鸡腿与鱼,让KC慢慢享用!




我们也到镇上走走,顺便买些土产。这里的镇很小,商店没几间,东西没多少。





走完海边,小镇,回到二彩的家里时,桌上已经摆好晚膳。摊在餐桌上的热腾腾丰盛晚宴,是由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二彩的舅母为我们精心烹煮的。如此的热心, 情何以堪,真是让人心窝里一阵暖洋洋的,又万分愧疚戚戚的。







在土产店的小镇上,心细的小F 假借买西瓜之名,暗渡陈仓地偷偷地买了个大蛋糕,再把它藏在冰柜里。等吃完饭后,愣不防地捧出了蛋糕,端在 KC 面前, 为她庆生。这个突如其来的高超手法彻底瓦解心无准备的 KC ,使她情不自禁地流露真情,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这是二彩的老屋。房子是建在向地主长期租用的土地上,  占地约 3千英尺。她们的祖父许多年前是新加坡德光岛的居民,后来决定迁移边佳兰并在这里定居下来。




屋内原先是间小规模的杂货店,现已休业了。




家里之前也收割和采集树胶,这里是树胶籽作业坊。



它同时也是一个的居家住宿场所。


这位大姐若有所思、静若寒蝉地凝坐着,知道在想什么吗? 别说出去,偷偷告诉你:“一个理想的退休生活”。“唔,应该要有房子,屋子外面能种些水果、蔬菜;有个店面可以卖些东西;有片六亩七分橡胶园地,每天清晨踩着迷雾,到负离子充沛的园地里割胶。既有收入,心情又特别愉快。”  这何尝不也是其他人的梦想,看似简单,但随着今日世界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和都市化,它或许已经沦落成不简单的遐想。


二彩家院子里真有不少有趣的果子。





我们在后院的采果活动惊动了邻居。大叔和他的 90岁母亲走了出来,很热情地与我们搭訕, 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解释院里各种草药的医疗作用。


二彩的老屋就坐落在边加兰头弯村庄的入口处。贯穿整个村庄的只是一条公路,而房子都建在这条道路的两旁。彩H说住在这里相当安全,犯罪率很低,主要是村里每户人家都相互认识,只要打个招呼,封锁道路两头,歹徒就会被窘困在村里,无可逃窜, 也无所遁形。



这是1980 年时在同一处拍的照片留影. 当时台架上摆了货品.



像不像一群正在街口列队等待着贵宾入村的接纳员? 最左边的 EC 是领队。





多数房子的基本结构为简陋木板拼凑搭建而成的锌板屋顶屋。其中也有少数由石砖和混凝土筑成的坚固房屋。








住在沿海一带的居民一般都以捕鱼为生。远处的海对岸零零落落的漂泊着等待进入新加坡海港口的船只。这些船只入港前也把船上的垃圾丢弃在海面上, 严重地污染海水及附近的海滩。 近年来由于海域环境的变化,渔获量很少,渔民也减少出海的次数。不愿枯坐等待的人,都转行他业以谋生计了。



猜猜这是什么?哈,原来是早期的天然卫生间! 记得上回过来使用这个茅厕时,附近的海水里还有许多小孩正在游泳嬉戏。



话说当年,在离现在不远的年代,边佳兰头弯的基础设施不足,电力不足,夜晚时刻必须打油灯。全村人饮水煮饭冲凉,只靠这一口井。


而今,状况好多了。只要按一下开关,井里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注入水池里。



边佳兰的美,就在于它的简单质朴,毫不娇作的气质。因此,每逢周末假日,这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就成为一些业余画家扑捉灵感,练习真实流畅作画风格的场所。









乡间的沙石小路连接着不远处的简陋房屋,婆娑摇曳的椰树和路旁的绿林衬托着明媚鲜艳的蓝天白云。这边土地的产业价值与咫尺寸金的繁华都市遥不可比。然而,它所呈现的朴实稳重的氛围和开阔远眺的空间感,却足以让身缠万贯的城市人为熙熙攘攘、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的拥挤逼迫感到无奈惋惜。



小F 姐姐的家更胜一筹,占地面积很大,砖墙瓦顶,华丽大方,左面是已个鱼池,右面有个果园。








我们在边佳兰的最后一站: 码头。现在的码头是新建成的。记得 80 年代过来时,码头非常简陋。
从樟宜乘坐摩多舨船过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要等坐满 12人才开船,每人收费10 元,船程费时约 1.5 小时。然而,自从迪莎鲁高速公路开通后,乘船的搭客少了许多,有时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凑足开动船只的人数。因此,如果没有足够人数同行,一般不建议乘船来往两地。













尾言

2012 年,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以每平方尺 2.80 令吉的价格, 收购这里 2万2千5百亩地发展石油化工业,  并按政策迁移并安置 7 个村落的地主和居民。不论最后的结局是成为化工厂或是其他用途,  这个沉静的边加兰的渔村在大规模收购后, 肯定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头换面.  也许尔后这个经由几代华人移民, 飘洋过海, 克勤克俭,  开荒恳植, 安家立寨的地方及其文化, 将在马来半岛这块地域上彻头彻底地涂抹干净, 不存留任何痕迹!

当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遭受摧毁时,  环境其中的生命不是灭亡便是迁移他处.  其后影响之深, 无以估计.  科学家曾经针对地球环境的变化提出 "蝴蝶效应" 的理论.  当一只蝴蝶在中国北京不经意地扇动翅膀时, 其产生的微弱空气震动, 一般感觉不到, 也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是一旦与时间, 气候, 地域等各种因素发生巧妙的结合, 就有可能会触动气流的转变;  再由缓变急, 由弱增强, 由近到远;  最后在几万里外的美国形成一股意想不到, 势不可挡的猛烈台风。

如果 "蝴蝶效应" 是个可接受的推论, 那么今天人类为了追求高经济成长, 丰欲的物质生活, 漫无节制地破坏及侵略大自然的后果会不会是更大规模的自我摧毁?  随着人类的贪婪不断地膨胀扩大,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断地承受漫无止境的肆虐. 长久的结果, 带给后代的到底是福还是祸?

这已不单是边佳兰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全地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