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5, 2016

缅甸之行 2015:仰光


2015年 12月3日:《 仰光 YANGON 》

早上九点十分乘搭捷星航空从新加坡出发,缅甸时间十点四十分着陆,飞行时间三小时,单程机票新币 157.61 元。

仰光人口 520 万 (2015 年),为缅甸最大的城市,从 1885 年英国人统治时期至 1948年国家独立至 2005 年 11 月 6 日迁都内比都 Nay Pyi Taw 之前皆为缅甸首都。仰光也曾经被称为 Rangoon,意即 “终止战争”,故有 “和平城” 的美誉。

在仰光机场可以直接以新币换取缅甸币 kyat,汇率为 1 新币换 900 kyats。若用美元则为 1 : 1287 kyats (只接受 2006 年之后的美元)。





出发前在 airbnb 网站订了个房间,地点接近仰光火车站,两晚新币 109 元,从机场打的过去大约 45 分钟,车费 8000 kyats。


从住所窗口望出去的景色。




这天的行程涵盖两个地方:仰光国家博物馆及瑞光大金塔。从住处打的到博物馆车费 3000 kyats,博物馆到大金塔 2000 kyats。在缅甸乘坐德士不打表,都是上车之前讲好价钱的。




《 仰光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Yangon) 》

博物馆内的收藏不菲,价值连城,门票外国人 5000 kyats,值得参观,馆内不允许拍照。展品有古代缅甸国王王室的用品、宫殿摆设座驾、珠宝、乐器等,也有展示缅甸近代的绘画品,艺术水平挺高的。可惜建筑结构虽然结实,多个展馆没有装置空调,即使有装置的寥寥几个展馆空调设施落后陈旧,通风不良沉闷。








《 瑞光大金塔  Shwedagon Pagoda 》

缅甸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人民信奉小乘佛教 Theravada Buddhism,这个派系的佛教与斯里兰卡的相似,有别于日本、西藏或中国的大乘佛教 Mahayana Buddhism。它以印度巴利文佛经为范本,寺庙内不烧香点蜡烛,只摆置佛像。

瑞光大金塔已有 2500 年的历史,据传是两位缅甸商人兄弟前往印度朝拜时,释迦牟尼给他们八根佛发,他们为珍藏佛发才建筑此塔。塔高 110 米,寺院内镶有 4531 颗钻石,其中最大颗为 72 卡拉。门票外国人 8000 kyats,切实为不可错过的景点。


寺院入口处的两座大石狮。


黄昏时分的金色佛塔。


金色的佛像。

寺院内一片金光。

导游用他的手机软件查照我的生日为星期天,建议我到星期日角落为佛像浇三次水。


巍峨壮观的大金塔,此边就是瑞光大金塔最佳的摄影角度。


在寺院入口处有个青年自称为专业导游,愿意为我详细介绍大金塔,时间大约 一小时,收费 10 美元。听他说话英语流利,衣着整齐,我决定让他带路。

接纳了他的导游服务后,青年人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寺庙的建筑特点、历史故事,东南西北入口处的各个特征以及缅甸的文化习俗,塔内的重要珍藏等。夜幕降临时,他引领我到寺院的最佳拍摄地点,并告诉我要站在那个位置才能看到塔尖那颗巨型钻石发出的光彩,站哪里是白光,哪里发绿光,哪里蓝光,哪里又变成红光。感恩这名导游的解说,让我有一段丰富充实的旅游经历。

交谈中,他透露身份实为仰光大学英文及历史系学生,20 岁,从乡村过来后,靠着半工半读支撑在仰光的生活费。他还提议第二天带我去看其他景点,收费一天 40 美元,半天 20 美元,我觉得无此必要,拒绝他的建议。





《 仰光哪里吃? 》

刚到仰光,如果不敢随意尝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街边摊的话,就要加倍留意哪些少得可怜的合适餐饮场所。我在仰光的两天里,由于担心食物水土不服,多数时间是情愿空着肚子也不光顾路边摊。


在仰光短暂而仓促逗留了两天,举目所见到处都是路边摊,比较放心进餐的地方,就只瑞光大金寺对面的人民广场 People's Park。










12 月 4 日:


《 环线铁道 Circular Line 》

环线铁道算是仰光的经典地标旅游点,许多导游都会带队到列车参观游览,哪怕只是兜驻一小段路途。搭乘环线列车能够窥视缅甸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农村活动,用缓慢的节奏感受地脉风土的跳动。整个环线绕完一圈需要三小时,坐普通车厢车费 300 kyats,车票可以上车后买。

仰光火车站


火车站的设计风格类似新加坡早前的丹戎巴葛火车站。



铁道边等待乘车的搭客。

穿越铁轨到对面乘车。

铁道旁摆卖食品的小姐弟。


进入车厢兜售货品的少年人。

数钞票、谈天、摆箩篮,卖东西,车厢俨然一个小型的菜市场。

环线有轨列车的空调系统。


一小时后,坐腻了下车,跟着别人背后走进村庄。

简陋的茅舍。


宛如梦中曾有的情景:村妇提着篮子默默地在寂寥的村庄小巷中行走。


友善的村民坐在家门前制作手工食品。


房屋之间的窄巷。


贰心的垃圾场。

村口的菜市场。

村民在街道口爬上电线杆拉电线。






《  司葛市场  Bogoyoke (Scott) Market 》

花费 40 分钟及车费 7000 kyats  从下环线列车的村子打车过去市场。这是个超大型的多样化货品市场,有手工艺品、珠宝玉器、服装面料及纪念品。

缅甸出产世界著名的翡翠、珍珠、珠宝和玉石,但并不等于在市场街头,甚至于博物院商店,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物品。真正的极品不是随便就可以买得到的,因此若非行家出国购物,千万别太认真地砸钱找收藏品,执着找纪念品的念头比较踏实。同时也需注意缅甸的出口限制,有些宝石、佛像及艺术品未得许可证是禁止输出国外的。




在仰光,见不到麦当劳、星巴克、汉堡包王、必胜客等国际品牌快餐,却出现来自新加坡的亚坤咖啡,有些惊异。也许是市场策略不对路,比起街对面的肯德基,亚坤门面冷清得很可怜。








《 达拉岛  Dala Island 》

前一晚在瑞光大金寺听年轻导游提起可以到达拉岛游玩,抱着好奇心我决定过去看看。从市场处步行大约 30 分钟就到达邮轮码头 Pansodan Ferry Terminal, 再从这里乘邮船 20 分钟即可抵达对岸的达拉岛。船费缅甸人 200 kyats,外国人 5 500 kyats.


达拉岛的游人很多,上下码头人潮拥挤。



居民进出岛屿乘坐的小舢板船。


村民费力地抽取水质清澈适合饮用的深层地下水。想想平时扭开水龙头唾手可得的干净水质,对于他们而言却是如此艰辛难得的珍贵,是不是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福分?两座水泵是由新加坡的一个志愿团体义务提供的。


这个蓄水池据说也是由新加坡的自愿组织建造的,每天只开放一小时供居民汲取淡水。铁闸门外的水桶是居民用来霸位的。



岛上儿童的数目明显滴多,随处可见。即便如此,缅甸生育率自 1970 年以来逐年迅速下降,目前已经从当年的每 100 人当中为 4.0 跌到近期的 1.8 的水平,现已低于人口替代的程度,与环球化后大量的适婚年轻男女选择单身的情况相似。



生活艰苦、物质条件匮乏,小孩们的脸上依然挂着纯朴可爱的笑容。摆一摆手,透过指尖的牵动,期翼岁月带来厚实健康的成长。


孩子们喜欢拍照,也很容易满足。只要看一看手机屏幕亮出的影像时,就会笑逐颜开,合不拢嘴。



稻子成熟时,农人们忙着收割。孩子们幼年的嬉戏游玩,年纪稍大的就要帮忙劳作。



2008 年,强烈台风纳尔吉斯 Cyclone Nargis 侵袭缅甸伊洛瓦底三角洲 Irrawady Delta,造成 13.8 万人死亡,20 万人失踪,大面积的房屋被摧毁。重建工作相当缓慢,台风后数年居民的栖身之处还只是竹墙茅屋。





住在这么样破败简陋的茅屋,如何抵挡一次又一次风雨交加的夜晚?


台风后无家可归的灾民里有四成为孩童,其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不计其数。这名教堂牧师当时决定收留一些孤儿(有的还处在婴儿时期),依靠社会援助提供衣食住宿和教育。





《 达拉岛骗局 》

到了仰光,如果有陌生人说要带你到达拉岛游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近几年来这里发生接连不断的诈骗事件,专门盯着心无戒备的游客下手。单独旅行时,我尤其敏感,总会格外防范上当受骗,但这次还是防不胜防中枪,幸好损失不大。

我原本的计划是在岛上徒步溜达,随意走走看看后再乘船折返仰光。在船上时有几个样貌丑陋的青年尝试搭讪,他们不是衣着配搭难看,就是牙齿因长期咀嚼槟郎叶而红透腐烂,看了就恶心,因此都被我以不理睬的方式回绝了。过了码头,他们还是尾随招揽生意,说用三轮车带我去观光,瞧那副死皮赖脸的模样,鬼才应允!

走没几步,又有一个年轻人靠拢过来,说坐他的三轮车车只要三十分钟,3000 kyats 即可。转身端详,这个人的样子看起来庄重姣好、有模有样的,说话语气诚恳,心想要的也不是什么大数目,不妨试试。

他吃力地踏着车子,载我先到一个保存着某个僧人木乃伊的佛寺;然后经过河边,指着岸边的小船和人群告诉我,岛上的居民是乘这些小船来往仰光的。

接着他载我到一间米店,一到门口,店员老有经验地摊开两把不同类型的白米,告诉我质量好的一包 55 美元,差一点的 35 美元。付款后会把大包划分成许多小包,分给岛上贫困的人家。偌大的仓库,堆积着大量的 50 公斤米包,却要游客花钱购买去捐赠给岛民,觉得有些猫腻。网上曾经传阅在柬埔寨的类似事件,米包之后又会再循环拿去卖给其他游客。抱着狐疑和戒备的心理,我没同意。

过后又去了几个地方,回到码头时间还不到四点。下船时候是两点半,走完一圈肯定不出一小时半。可是到付款时,他脸色转瞬变得凶狠狰狞,一口咬定全程总共花了三个小时,索费 20 000 kyats。与此同时,那几个之前被我拒绝的丑八怪兜售青年霍然跃现,包围住车子,要我给钱。

此刻,我心里明白已经陷入他们设计好的圈套里,就算给了 20 000 kyats 那个数目,势必会借故勒索更多的。无可奈何下我掏出钱袋,在他们面前把所有的钱倾倒出来,总数是 15 000 多一点,告诉他们就这么多,其余的钱都存放在酒店里,没有了!一个丑八怪看着不满意,问我是否带有美元或新元?我说没有。丑八怪不甘罢休,说要跟着去酒店拿钱,我说酒店在很远处。丑八怪急了,说给他们手机也可以。

这无理的要求真的惹毛了我,大声疾呼:“你们叫警察来捉我吧,我无钱,叫警察过来吧!” 听到我喊要叫警察,车夫赶紧从我的手中掠过钞票走开,我也佯装嗔怒,倏忽跳下车子扬长而去。这场闹剧就这么结束,而我也提着藏有美元及新元的背包坐船回仰光。

回到新加坡后,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这岛上真的有 n 次上当的事例,其中有一个述说因为承若买米扶贫及替带着的导游付车资,结果被要挟付了 135 000 kyats。出门在外,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绝不可掉以轻心!不过话说回头,达拉岛的事件应该属特殊案例。缅甸人一般都是挺热情惇朴善良勤劳敦厚的,之后多日的旅游也见证了这个情况。在缅甸旅游大体上有种叫人放心,感觉安全的氛围。






《 仰光市景 》

从码头出来,我沿着 Pansodan Street 与 Strand Road 之间行走。从 1885 年至 1948 年, 仰光成为英国殖民时期的首都,拥有多个中世纪欧式风格的建筑物。






这晚走着走着迷失方向,问路人甲,对方居然一声不响地带我走了十分钟的路,保驾护航送回住处。缅甸人就是这么不计回报般地憨厚!